- · 食用菌版面费是多少[11/04]
- · 《食用菌》投稿方式[11/04]
食用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食用菌期刊杂志)(9)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V)继续DO%(溶解氧)至所需压力时,开始记灭菌时间,调节火力大小,始终维持所需压力至一定时间。 (Ⅵ)停火。让压力自然回降至"0"时,打开放气
(V)继续DO%(溶解氧)至所需压力时,开始记灭菌时间,调节火力大小,始终维持所需压力至一定时间。
(Ⅵ)停火。让压力自然回降至"0"时,打开放气阀。
(Ⅶ)打开锅盖,用木块垫在盖下,让蒸汽渐渐溢出,借余热烘干棉塞。
(Ⅷ)取出已灭菌的材料,并清除剩水,以防锅底锈蚀。
b.原种培养基的制作
配方甲:
锯木屑 78%
米糠(或麸皮) 20%
蔗糖 1%
硫酸钙(石膏粉) 1%
水 适量
配方乙:
棉籽壳 40%
锯木屑 40%
麸皮或米糠 20%
蔗糖 1%
石膏粉 1%
水 适量
制法:木屑以阔叶树的为好,棉籽壳(木屑)均要求干燥无霉烂、无杂质。米糠或麸皮要求新鲜、无虫。将木屑(或棉籽壳)与麸皮、石膏粉拌匀,蔗糖溶于水,将其加直至用手紧握一把培养料时,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下滴为宜。然后将其装入菌种瓶中,边装边用捣木适度压实,直装至瓶颈处为止,压平表面,再在培养基中央钻一洞直达瓶底。最后用清水洗净瓶的外壁及瓶颈上部内壁处,上棉塞。用牛皮纸包住棉塞及瓶口部分,用绳扎紧。放入高压锅内,在1.5公斤/厘米2的压力下维持1.5小时。如采用土法灭菌,当蒸笼内达100℃后再维持6~8小时。
c.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
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同源种。当采用其他用料栽培香菇时,可将上述两种配方中的锯末屑用料代替,其余成分不变,构成多种代用料配方。
<3>;菌种的分离和培育
香菇菌种制作分母种、原种、栽培种三个逐步扩大的阶段。实践证明,香菇菌种的好坏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关系到香菇栽培的成败。因此,必须认真做好菌种分离和培育工作。
a.母种的分离和培育
母种是菌种生产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也是香菇丰产的保证。因此,必须认真做好种菇的选择和分离培育工作。
种菇要选择符合该品种特性的个体:要在出菇早、出菇均匀、产量高的菌块上或菇木上挑选,选出朵形端正、盖肉肥厚、柄短粗、无虫害的子实体做种菇。
组织分离法:选择符合种菇要求的菇蕾。用75%酒精揩拭表面后,用小刀把菇蕾纵剖为二,在菌盖与菌精交界处,切取0.5立方厘米的一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中央。如用已开伞的香菇做分离材料,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的菌肉。
接种后,将试管放在22℃~24℃恒温箱中培养2~3天后,组织块上长出白色的菌丝,并向培养基上蔓延生长。当菌丝在斜面上长满后,再移到新的斜面培养基上,培育成母种。
b.原种和栽培种的培育
把母种接到木屑(或棉籽壳)、米糠培养基上进行培育,用以繁殖栽培种用的菌种称为原种。已培育好的母种用接种针挑取蚕豆大一小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上,经22℃~24℃下培育35~45天,菌丝体长满全瓶,即成原种。母支每种约可接6~8瓶原种。
原种直接到相同培养基中扩大培养;用于压块用种为栽培种。从原种里掏出菌种移入灭过菌的瓶子中,培养温度22℃~24℃,培育时间约2个月以上。每瓶原种可接栽培种60~80瓶。
培育原种和栽培种注意事项:
第一,原种及栽培种的接种必须遵照无菌操作要求。
第二,当接种后,从第三天开始就要经常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发现有污染的瓶子要及时取出处理。一般检查要继续到香菇菌丝体覆盖整个培养基表面并深入培养基2厘米时为止。
第三,培养好的菌种如暂时不用,要将其移放在凉爽、干净、清洁的室内避光保存,勿使菌种老化。
<4>;菌块的制作
掏瓶作块的时间,7月中旬制作的栽培种,10月上旬即可掏瓶作块。掏瓶时要求作到:掏瓶用具、瓶口、盛器及掏铲等所用工具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2%~3%来苏儿消毒;要剥尽老化褐色菌皮,要尽量成块掏出,切勿掏得过碎;要随掏随做块,不要推得过久,更不宜过夜。
做块方法:将掏出的菌种倒入30厘米见方,边高为7厘米的框内,用手压实,四周要紧一些,块的表面压平,不宜过紧过松。用配方甲一般11~12瓶菌种可做菌砖一块(30厘米2),厚度以4.5厘米左右;若用配方乙时,一般12瓶菌种做一块,厚度6厘米上下为宜。
菌块直接压在势有消过毒的塑料薄膜的木架或地上,块与块之间距离3~4厘米,以利空气流通。压好后用薄膜覆盖,以利保湿。
其中正确掌握香菇菌丝的菌龄,选择适宜的季节压块,是香菇生产中的一大关键。
文章来源:《食用菌》 网址: http://www.syjbjb.cn/zonghexinwen/2022/1209/555.html
上一篇:食用菌论文翻译(论文英文怎么转换)
下一篇:食用菌论文格式(食用菌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