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云南威信:小小食用菌 撑起产业兴旺“致富伞”

来源:食用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0-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昭通市威信县深入实施产业兴县战略,大力发展1+N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做足“食用菌”文章,加快推进食用菌基地建设,将食用菌种植作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动能

  近年来,昭通市威信县深入实施产业兴县战略,大力发展1+N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做足“食用菌”文章,加快推进食用菌基地建设,将食用菌种植作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动能加快释放。

  “以前我们一直都是在家里做农活带小娃娃,自从办起合作社,我们就一直在这里有活就干活,一年能够挣到两万多元钱,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王兴娣高兴地说。

  云南网记者 谢毅 通讯员 鲁丽 白芯 王文相 聂懿琳

  丰收,是对耕耘的犒赏。对于昭通市威信鑫秀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龚文秀来说,丰收是菌棒上长满的菌,捧在手里沉甸甸的,销售出去美滋滋的。日前,威信县麟凤镇五谷村锅圈村民小组鑫秀食用菌生产种植基地在汗水和时节轮序里迎来食用菌大丰收。

  “以前我在外面打工,自从家乡有了工厂,我不再颠沛流离,不再让我的娃娃成为留守儿童,不再让我的父母成为孤独老人,我很珍惜这份工作。”说到家门口就能就业,锅圈村民小组村民王腊梅很是感慨。

  走进食用菌种植大棚,清新的菌香扑鼻而来,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肥硕的香菇争相探出脑袋,有的正吐露着菌芽,有的则撑出了菌伞,10余名工人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或忙着摆放菌棒,或熟练地采收、装箱、烘干,呈现出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威信鑫秀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7月,占地面积5000余亩,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主要从事食用菌种植、蔬菜种植、农产品销售等,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该合作社生产食用菌品种有羊肚菌、竹荪、赤松茸、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年产量200吨左右,产值达到800余万元。2022年,合作社种植香菇菌棒25万棒喜获丰收,每天采摘量达500余公斤。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鑫秀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初衷。合作社不断在菌种研发、菌棒生产、精深加工、产品销售、品牌打造等各环节完善和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以基地为依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向优势产业、富民产业转变。

  包装车间内,工人们娴熟地对干香菇进行装袋、称重、封口,锅圈村民小组村民王兴娣也是其中之一,平日里除了在基地采收香菇,还能回家喂猪养鸡、带带小孙子,生活忙碌而充实,收入也十分可观。

  “食用菌种植带动了周边80余户农户就业,未来,我们还将继续生产优质的菌种,发放给有意愿参与食用菌种植的农户,并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回收、加工、销售,带动群众共同致富。”龚文秀信心满满。

  和王兴娣一样,这里的采菇工人几乎都是本地的村民,基地建立后,给村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对于家门口的这份工作,村民们十分满足。

文章来源:《食用菌》 网址: http://www.syjbjb.cn/zonghexinwen/2022/1008/549.html



上一篇:贵州岑巩:食用菌铺开“增收路”
下一篇:唐山滦南:食用菌采收忙

食用菌投稿 | 食用菌编辑部| 食用菌版面费 | 食用菌论文发表 | 食用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食用菌》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