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可食用菌也能导致中毒?辨别毒蘑菇要避开这八

来源:食用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李翠珍介绍,有些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有些表现为流口水、大汗、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有些表现为溶血、急性肾脏损害;还有些刚开始表现为呕吐、腹泻、

李翠珍介绍,有些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有些表现为流口水、大汗、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有些表现为溶血、急性肾脏损害;还有些刚开始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之后出现假象好转,若诊疗不及时,最后会出现肝、脑、心、肾等多器官损害并伴有烦躁不安嗜睡等精神状态,甚至死亡。

据了解,不同的毒蘑菇,因所含毒素不同,会有不同的中毒表现。

自采荔枝菌食用 一家人中毒入院

6.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蘑菇才是有毒的

毒蘑菇的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他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许多剧毒的鹅膏菌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育、红菇中的一些有毒种类就生长在松林中。

“去年也是那个地方摘得荔枝菌,没想到今年再摘来吃就出事了。”市民钟先生说,当天他还特意起了个大早,到“故地”寻找美味。没想到中午时分,当全家人享用后,就陆续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好在钟先生感觉不对马上打120,因就医及时,经过催吐、补液、严密观察等一系列处理,没有酿成悲剧。

1.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暗淡的蘑菇没毒

李翠珍介绍,广东省的毒蘑菇种类约有112种,中毒种类较多的有鹅膏菌、红菇、牛肝菌、丝盖伞、花褶伞等类群。其中最常见的毒蘑菇是铅绿褶菇,广东省特有的剧毒蘑菇是白毒伞。

近日,全国多地降雨连绵,气温、湿度都适宜菌类生长,不少街坊都自发采摘菌类食用,然而美味背后也暗藏中毒风险。据了解,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下简称“南医五院”)近3天时间共抢救11名蘑菇中毒患者,年纪最大的为80岁,最小只有4岁。

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南医五院预防保健科主任李翠珍介绍:“荔枝菌也不能确保安全,如果周围有毒蘑菇,有毒的菌落被风或者其他因素四处飘散,混杂扎根生长在食用菌堆,被污染的食用菌就有毒性。”

根据颜色不能简单判定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菌是剧毒蘑菇。

很多街坊会认为只要会识别菌类,就可以安全采摘食用,其实不然。近日,广州市民钟先生一家就因食用了被污染的荔枝菌,导致中毒入院,所幸治疗及时,并未酿成惨剧。

2.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许多毒蘑菇并没有上述这些特征,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

5.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荔枝菌素有“岭南菌王”之称,但每年都是昙花一现,时间不长,最多一个月左右。该类菌一般在午夜生长,味道清鲜、爽口,让不少“吃货”心念念,垂涎三尺。

3.毒蘑菇与银器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4.受伤后有分泌物或变色的蘑菇才有毒

李翠珍强调,已中毒昏迷者不宜进行催吐,应加盖毛毯保温并立刻送医院。条件允许的话,可保留中毒人员食用的野生菌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链接

“在误食毒蘑菇后要立即呼叫救护车救援,视情况进行催吐。”李翠珍说,“可先让误食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据悉,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一旦出现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情况,都应尽快就医,切忌延误治疗时机。

7.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

蘑菇中毒症状不一 遇异常应尽快就医

认知毒蘑菇常见的八大误区:

来源:羊城晚报

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能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它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一般与树根相连,在广州地区从化、白云山、华南植物园等山地均有分布。”李翠珍说,“白毒伞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是历年广州地区毒菇致死事件的罪魁祸首。”

8.毒蘑菇煮熟就没有毒了

“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剧的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会发生颜色变化。

文章来源:《食用菌》 网址: http://www.syjbjb.cn/zonghexinwen/2022/0617/522.html



上一篇:首次发现!剧毒!安顺学院食用菌专班发现剧毒
下一篇:可食用菌也能导致中毒?采食荔枝菌一家人入院

食用菌投稿 | 食用菌编辑部| 食用菌版面费 | 食用菌论文发表 | 食用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食用菌》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